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都表明,单株荚数和分枝数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8.335%,较大程度上反映了蚕豆种质资源的表型特征。聚类分析将190份蚕豆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4.9处划分为5类,第1类群适宜机械性收割,第2类群可作为早熟品种选育的基础,第3类群可作为鲜食蚕豆品种的亲本;第4类群属于高产型,籽粒适中,并且植株较高,有一也定增产潜力;第5类群为大粒型,丰产性较差,但植株较高,在选育高秆大粒型时可加以关注。育种工作中可结合性状间的关系培育新品种与新品系,为蚕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解中国东南沿海坛紫菜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浙江、福建和广东三省的坛紫菜野生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对选择性引物在6个坛紫菜群体的无83个样品中共检测到1 261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 260个。6个群体整体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6.63%,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04 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25 4,Shannon’s信息指数为0.222 8,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41 7,平均无偏多样性为0.153 4。基因流为1.519 6,表明中国东南沿海坛selleck screening library紫菜野生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ANOVA分析显示,21.77%的变异来自群体间,78.23%的变异来自群体内,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0.248 0)结果相似。UPGMA聚类显示,6个群体聚为2大支,其中NR群体独立聚为一支,其他群体聚为另外一支。PCoA结果表明,NR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分化明显。该研究所获得的坛紫菜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信息不仅为评估和保护坛紫菜自然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原始种质提供了重要参考。